色泽从粉色至褐色有多种变化,老熟褪淡。除去这个特点,则和上述的紫晶蜡蘑十分相似。红蜡蘑菌盖干燥、轻度毡绒状或有鳞,中心凹陷,边缘上多有刺状突起;结实的纤维质菌柄,菌褶疏松,厚实。孢子球形或接近球形,刺状,9x8um,担子4孢型。虽可食用,细薄的红褐色菌肉却没有逗人的口味和气味。
蘑菇分类
- 中文学名:红蜡蘑
- 拉丁学名:Laccaria laccata (Scop. : Fr.) Berk. et Br.
- 别称:红皮条菌(四川)、假陡斗菌、漆亮杯伞、一窝蜂
- 同物异名:Clitocybe laccata (Scop. : Fr.) Quél.
- 界:真菌界
- 目:伞菌目
- 科:白蘑科
- 属:蜡蘑属
- 分布区域:江西广西、山西、海南、台湾、西藏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新疆等
- 经济用途:可食用。西南地区群众喜欢采食。据试验,对小白鼠肉瘤180和艾氏癌的抑制率分别为60%和70%。另外,此菌与松、栎等形成外生菌根。
- 生长分布:和林地、公园的多种林木形成菌根;也发现于多沼泽的潮湿地带,特别是在柳树下。广泛分布并常见于北温带。
- 相似种:双色蜡蘑(L.bicolor) 色泽差异较大, 菌褶浅蓝色。双孢蜡蘑(L.fraterna) 担子2孢型, 子实体较小而孢子较大的矮小蜡蘑(L.pumila) 也是同样。条柄蜡蘑(L.proxima)菌柄稍大,纤维质较多。
形态特征
子实体一般小。菌盖直径1-5cm,薄,近扁半球形,后渐平展,中央下凹成脐状,肉红色至淡红褐色,湿润时水浸状,干燥时呈蛋壳色,边缘波状或瓣状并有粗条纹。菌肉粉褐色,薄。菌褶同菌盖色,直生或近延生,稀疏,宽,不等长,附有白色粉末。菌柄长3-8 cm,粗0.2-0.8cm,同菌盖色,圆柱形或有稍扁圆,下部常弯曲,纤维质,韧,内部松软。孢子印白色。孢子无色或带淡黄色,圆球形,具小刺,7.5-10(12.6)μ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