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中文学名:白葱菌
- 别称:白葱、葱菌
- 界:真菌界
- 门:担子菌门
- 纲:层菌纲
- 亚纲:同担子菌亚纲
- 目:伞菌目
- 科:牛肝菌科
- 属:牛肝菌属
- 分布区域:云南、四川等地
白葱菌的形态特征:
子实体中等大小到比较大,菌盖的直径8-15厘米,幼期接近球形、半球形,之后呈扁半球形,边缘钝圆,颜色是奶白色、白乳黄色、白红色到桃红色到绣球紫色,表面干燥,开始时有微细毛,后期变光滑无毛,菌肉又肥又厚,致密,黄色到硫磺色,菌柄基部的菌肉是桃红色的,受伤之后局部会轻微变成青蓝色,无刺激性气味。菌管是离生的,管控细小,淡黄色,长度大约1厘米,圆形或者稍微呈角形,硫磺色,老时有青绿是斑点,菌柄为圆柱形,基部膨大呈球形,长6-12厘米,粗2.5-3厘米(可达5厘米),黄色,下部有时有紫褐色,表面有红褐色网,孢子呈椭圆形,黄色,光滑。
白葱菌的生长环境及分布范围:
生于夏季和秋季的柞、栎等阔叶林以及云南的松针阔叶混交林中,单生或群生,它属于树木的外生菌根菌类,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、四川等地。
白葱菌的主要价值及功效:
可以吃,味道鲜美,西南市场比较常见,是云南流行的野生真菌之一,它因独特的香味和药用价值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称赞,出口到欧洲、美洲、日本等国家。可以入药,有清热解烦、养血和中、追风散寒、舒筋和血、补虚提神等功效,是中成药“舒筋丸”的原料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