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中文学名:灰褐牛肝菌
- 拉丁学名:Boletus griseus Forst
- 界:真菌界
- 纲:担子菌纲
- 目:伞菌目
- 科:牛肝菌科
- 属:牛肝菌属
- 分布: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、山东、内蒙古、新疆、湖北等地
- 生长习性:夏秋季于针、栎林和栗树下地上群生或簇生,属外生菌根菌
菌肉是白色的,受伤后会变色,菌柄刚开始是白色的,后来慢慢变成米黄色,近离生或者近弯生,菌柄周围会有凹陷。管口呈圆形,每毫米有1-2个,菌柄长4-12cm,粗1-2cm,上下上下差不多一样粗,基部略尖细,有时膨胀,幼内实,老中空,有绒毛,上部颜色淡,逐渐变成灰褐色或暗褐色,还有黑褐色或黑色网纹。孢子微微呈现黄色,长椭圆形,管侧囊体近纺锤形或顶端细长,吃起来味道很好,它广泛分布在云南和四川,通常在西南市场出售和食用,这种牛肝菌还有一个变种叫暗灰褐牛肝菌。